网络子系统是另一个影响性能的重要子系统!网络操作相关的组件有很多,例如交换机、路由器、网关、PC等等。尽管这些组件不受到Linux系统的控制,但是,他们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有很大影响。请注意,你必须要和维护这个网络系统的人紧密联系。
现在,让我们主要集中注意力看看Linux是如何处理网络操作的。
网络实现
TCP/IP协议和OSI模型有类似的层级结构。Linux内核的网络实现采用了相似的办法。下图展示了Linux的TCP/IP栈的层级和TCP/IP通信概览。和很多Unix操作系统一样,Linux为TCP/IP网络操作提供套接字(Socket)接口。套接字为用户应用程序提供接口。下面我们看看在网络数据传递过程中,基本的数据处理顺序。
- 当应用程序要把数据发送给其它主机,应用程序首先创建数据。
- 应用程序打开套接字,通过套接字接口写入数据。
- 套接字缓冲(socket buffer)是用来处理传输数据的。套接字缓冲中有数据的参考,数据穿过该层,向下传递。
- 在每一层,都要做相应的修改,例如修改头部、添加修改包头、校验值、路由、分片等等。当套接字缓冲向下层传递,数据本身不在层之间复制。因为在各层之间复制数据的效率太低,内核只修改套接字缓冲中的参考并且向下层传递,避免不必要的损耗。
- 最后,数据通过网卡进入网线。
- 以太帧(Ethernet frame)到达对方的网络接口。
- 如果MAC地址和网卡MAC地址匹配的话,分片就接收到网卡缓冲中。
- 网卡把数据包移动到套接字缓冲中,触发一次CPU的硬中断。
- 然后CPU处理这个数据包,把他一层层向上传递,直到抵达一个应用程序(例如进程的TCP端口),比如Apache。
套接字缓冲(Socket buffer)
正如前文所说,内核使用缓冲来发送和接收数据。下图展示了网络缓存的配置项。可以用/proc/sys/net下的文件调整。
/proc/sys/net/core/rmem_max
/proc/sys/net/core/rmem_default
/proc/sys/net/core/wmem_max
/proc/sys/net/core/wmem_default
/proc/sys/net/ipv4/tcp_mem
/proc/sys/net/ipv4/tcp_rmem
/proc/sys/net/ipv4/tcp_wmem
这些参数可能会影响网络性能,我们将在“增加网卡缓冲”一章中仔细阐述。
网络API(Network API,NAPI)
新的网络子系统API发生了一些变化。Linux网络栈的标准实现更关注可靠性和低延时,而不是低负载和高吞吐。这个特征虽然有利于创建防火墙,但是大多数企业应用,例如文件、打印和数据库都会比相同情况下的windows慢一些。
在一个典型的网络包处理中,如下图蓝色箭头所描绘的,网卡把数据包移动到操作系统内核的网络缓冲,并且触发一个CPU的硬中断。
这只是是进程处理网络包的一个简单视图,但是显示出了这种方法的一个不足。每次当一个MAC地址匹配的以太网帧到达接口,都会引起一次硬中断。无论如何,CPU必须停下正在处理的进程,然后处理这个硬中断,引发一次上下文切换和刷新处理器缓存。你可能觉得,如果只有很少的数据包,那这就不是什么大问题。但是,GB级别的以太网卡和现代的应用程序一秒钟能产生数千个包,导致数量庞大的中断和上下文切换。
因此,Linux引入NAPI来对抗处理网络流量引发的相关开销。对于第一个包,NAPI就和传统的实现一样,触发一次中断。但是第一个包之后的包,接口进入了polling模式。只要还有数据包在网卡DMA 的环状缓冲(ring buffer)中,就不会引发新的中断,从而高效的减少了上下文切换和相关的消耗。在最后的包被处理,环状缓存被清空之后,网卡又回到了中断模式。NAPI的的另一个好处是通过生成能被多处理器支持的软中断,增强了多处理器的扩展。NAPI对大多数企业级种的多处理器操作系统都是巨大的改进,需要NAPI支持的驱动。还有极大的调优空间等着我们在后面探索。
Netfilter
Linux已经把防火墙作为内核的一部分。这一功能由Netfilter模块提供。你可以使用iptables命令来管理和配置Netfilter。
一般来说,Netfilter提供了如下的几个功能。
- 数据包过滤:如果数据包匹配到一条规则,Netfilter将会接收、拒绝或者根据其它预定的操作来处理这个数据包。
- 地址翻译:如果数据包匹配到一条规则,Netfilter会根据地址翻译的需求修改这个数据包。
匹配过滤器可以定义如下的属性。
- 网络接口(Network Interface)
- IP地址,IP地址范围,子网(IP address,IP address range,subnet)
- 协议(Protocol)
- ICMP类型(ICMP Type)
- 端口(Port)
- TCP标志(TCP flag)
- 状态(state)
下图展示了数据包如何在Netfilter链中传递,以及顺序中每一个点定义的可用规则。
如果匹配到规则,Netfilter将会采取相应的操作,这个操作被叫做目标(target),下面是一些可用的target。- ACCEPT:接受包,并且放行。
- DROP:丢弃包
- REJECT:丢弃包,并且回复一个消息,例如ICMP端口不可达、TCP重置源主机。
- LOG:记录匹配的包
- MASQUERADE, SNAT, DNAT, REDIRECT:地址翻译(NAT)
连接追踪(Connection tracking)
为了满足更多的防火墙功能,Netfilter使用连接追踪机制,跟踪所有网络流量的状态。通过TCP连接状态和其它网络属性(IP地址,端口,协议,序列号,ack,ICMP类型,等),Netfilter把每一个包分类到下面四个状态。
- NEW:尝试建立新连接的包
- ESTABLISHED:已建立连接的包
- RELATED:和前面的包相关的包
- INVALID:因为异常或者非法的不知状态的包
作为补充,Netfilter可以使用其它模块,通过分析协议特定属性和操作进行更详细的连接跟踪。例如,有FTP、NetBIOS、TFTP、IRC的连接跟踪模块。
TCP/IP
TCP/IP一直是默认的网络协议。Linux上的TCP/IP实现是十分契合TCP/IP标准的。为了更好的性能优化,应该熟悉基本的TCP/IP网络。
连接建立
在应用数据传输之前,服务器和客户端就应该建立起连接,连接建立的过程叫做TCP/IP三次握手。下图展示了基本的连接建立和中断过程。
- 客户端发送SYN包(带有SYN标志设置的包)到服务器,请求连接
- 服务器收到SYN请求包,回复一个SYN+ACK的包
- 然后客户端发送ACK包给服务器完成连接建立。
一旦建立起连接,应用数据就可以通过这个连接来传送,在所有的数据传输完成之后,连接关闭。
- 客户端发送FIN包给服务器,开始终止连接的过程。
- 服务器回复一个ACK的确认包回去,如果再没有数据要发送给客户端,服务器然后发送一个FIN包给客户端。
- 客户端发送一个ACK包给服务器,完成连接终止。在回话期间,连接状态会发生改变。下图展示了TCP/IP连接状态图。可以使用netstat命令来查看每个TCP/IP会话的连接状态。
流量控制(Traffic control)
TCP/IP有一种机制,确保即使在拥挤时段和网络传输质量恶劣的情况下,高效数据传输!
TCP/IP滑动窗口(TCP/IP transfer window)
滑动窗口是Linux操作系统上TCP/IP实现的重要组成。基本上,TCP滑动窗口就是在发送数据之前,一台机器和对方机器确认能发送和接收的最大数据量的机制。窗口大小放在TCP头的滑动窗口字段中,由接受端传递给发送端。使用滑动窗口可以使数据传递更加高效,因为发送主机不必等待每一个数据包的确认。这使得网络更加有效利用,也提高了延迟确认效率。在连接中,TCP窗口从很小开始,随着收到每一个对端的确认而慢慢增长。想知道如何优化滑动窗口,请看“增加网络缓冲”一节。
另外,高速网络可以使用叫做window scaling的技术来增加滑动窗口的大小。将在“调优TCP选项”一章中分析这一技术的实现和效率。重传
在连接建立、终止和数据传输过程中,由于各种原因(网络接口故障,路由器太慢,网络拥堵,网络实现的问题等等),会发生许多超时和数据重传。TCP/IP通过数据包排队和多次重传数据包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你可以配置参数来改变内核行为。你可能想在高丢包率的网络中,增加TCP SYN建立连接包的尝试次数。你也通过/proc/sys/net下的文件改变超时阀值。更多信息参考“调优TCP行为”一节。
Offload
如果你的网卡适配器支持硬件offload功能,内核可以卸载适一部分任务给适配器,从而减轻CPU的负载。
- 校验值卸载(Checksum offload)TCP/IP/UDP校验值是协议头部的字段,由包数据计算获得,通过比较校验值可以保证数据包被正确的发送!
- TCP分片卸载(TCP segmentation offload,TSO)如果数据比网卡支持的最大传输单元(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,MTU)更大,这个数据就要分割成小于或等于MTU大小的包。适配器的这个选项由内核指定。
绑定模式
利用bonding驱动,Linux内核提供网卡聚合功能。这是一个设备无关的绑定驱动(也有些设备需要特定的驱动)。bonding驱动支持802.3链路聚合和一些负载均衡和容错实现。可以获得高级别的可靠性和性能提升。